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父母、孩子,一點感想

輔導關係裡時常看見討好父母的孩子。

時常看見被批擊過於敏感、想太多的人。

曾經我也是那個孩子,那個人。

不懂置疑父母的不對,只懂是自己的不對,小心翼翼不惹父母生氣。長大後小心翼翼不惹權威生氣,不然自己的生存受威脅。同時間內裡積壓怨恨。不自覺的怨恨。不敢表露的氣怒。

見著一個極年輕的女子,見了幾個月,時常為她心痛。自小被媽媽patronized(施恩態度)她多好命,被爸爸暗示對她期望之高。家裡是名門望族嘛。

她非常努力做乖孩子。十五歲生命發生劇變,自殺。爾後,誰說的?是她太被保護了,經受不起生活。好,她離鄉背井,十六歲,跑來英國。

負荊請罪。年少無知,遭受許多磨難,情感路焦頭爛額。媽媽表示厭惡她「女孩子家這麼濫」,被男朋友掌摑,打電話給爸爸,爸爸說你們別吵架吧!互相忍一忍吧!

我不懷疑她父母愛她。

英國生活下來,年輕的女子患上憂鬰症。

和我談了幾個月,最近回國,開始尋找自己,開始學習獨立,開始要和父母談;她和爸爸談,希望爸爸明白她裡頭的苦,她這麼多年來的恐懼悲傷。渴望被了解。爸爸說,放下,莫執著。

我認同放下、不執著。

但在放下、不執著之前,我看見,多少孩子,要父母看見,看見他的努力與委屈。

等待被認同。

而許多父母,不自覺地,否定了孩子的個體存在,否定了孩子的感受。

8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不知道自己只不是在等待被认同
只是在想是不是父亲的完美性格以至自己达不到他的要求时会出现无助的沮丧
忧郁症反反复复也让我好累

yan 提到...

我看过一篇文章,慈济的书吧好像,也在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我忘了当时我看到什么句子,突然放声大哭。

一些父母爱做比较,说谁谁谁的孩子啊多么乖多么棒,然后把一堆“好孩子应该做的事”塞给孩子,不加予沟通和了解,其实会造成孩子没有自己的立场和想法。然后跌跌撞撞后找回自己,却不被认同,永远还是别人的孩子最乖最好。

跌倒后痛了哭了,换来了一句:你真的很没用。努力爬起来后,却换来了一句:算了反正你就是没用。

到了现在22岁,我还是会不小心的流泪。

加愛 提到...

匿名者,

讀著你的留言,我不知道該說甚麼。心裡覺得鬰悶。

給你一個擁抱。

你已經做得很好很好。

你自己呢?你對自己的要求是甚麼?

祝福你匿名者。不放棄,路走下去,我相信有一天你會看到不一樣。

深深祝福。

加愛 提到...

yan,

是的,許多父母愛拿孩子來比較,永無止境地「不夠好」;孩子長大了,裡頭永無止境地有個聲音,告訴自己自己不夠好。

yan, 流淚好;傷心難過孤獨了,便哭哭吧!

可喜的是,你看見了,那沒完沒了的「不夠好」;看見了,好得不得了!便由這兒,重新出發吧!

你不需要做個完美的人,你是你自己,已經很夠好。

繼續加油!

祝福你。

匿名 提到...

小时候总有无止境的争吵,为了生活家长已经看顾不来,自己又不够乖巧,至今仍承受当年那种冷落奚落打骂的痛

为人父母务必要有正直完整的人格,要不然小孩受罪,那是一辈子的事

F

加愛 提到...

F,

「自己又不夠乖巧」,那是誰的聲音?誰說你不夠乖巧了呢?

小孩,要多乖巧才是乖巧呢?
又是誰說小孩應該乖巧的呢?

我本身覺得每一個小孩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質與性情,那是該被尊重的,同時被好好培養,讓小孩發揮自己的特長。

感覺許多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乖巧聽話,不自覺地抹殺了孩子的個體獨立,個人的存在價值。孩子們便這麼樣在一個模型裡長大,不自覺地製造另一代同樣的模型。代代相傳。

F,我覺得許多父母並不自覺他們給孩子帶來的創傷,他們是不自覺地延續自己的創傷。延續他們父母的方法。

而怎麼樣是正直完整的人格呢?F,我能夠說的是世上並無完美的父母,父母必有缺失,因為這些缺失,孩子便被賦予了自我提供(self provide)的空間,一個自我調整整合的空間。

同時間,我覺得父母和孩子是同歩成長,即使孩子已長大成人,那互動並不止歇。父母和孩子一輩子都在學習,如何更好地愛。逐歩走向完整的人格。

F, 你的留言,我看見的是你的自責,看見你對父母的氣怒,你的不被父母認同,你內心深處的委屈,擁抱你,祝福你。願一天,都原諒,原諒自己,原諒父母。

深深祝福。

李建鸿 提到...

“亞裔”的家庭多數都是在“壓抑”吧!

yan說得真實在

突然閒想到
期待認同的
會不會就是因爲缺乏認同
才會期待認同?

家庭關係
剪不斷理還亂

加愛 提到...

阿非加,

我的體會是,每一個人,都會受到本身文化背景的影響。亞裔文化推尚「大我」「無我」精神,而這「大我」「無我」相當程度上我覺得被誤解誤用,不被理解其存在意義及起源;那壓抑,是不自覺的壓抑。

而壓抑的,並不只於亞裔;我的體會是,眼前社會的趨勢,人類離自然愈來愈遠,離自己愈來愈遠,和自然及自己失去了親密關係;許多人壓抑了,並不時常清晰自己在壓抑。

會不會是因為缺乏認同,所以期待認同;我想你已有答案,對嗎?

家庭關係剪不斷理還亂,可就在這千絲萬縷的關係裡,人們掙扎、努力、學習、前進、成長,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