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轉載:陪伴

回想一下,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遇到未知的情況時(突然被音樂嚇到、被大狗嚇到,或是有陌生人靠近),我們往往需要一位穩定且讓人安心信靠的大人在身旁,讓我們清楚知道:「別擔心,有人在我身旁,他知道我發生的困難與問題,他不會讓我一個人無助面對。」

然後,在那個大人的協助下,我們慢慢明白情境、慢慢熟悉情況,並且慢慢地學習面對、處理的方式。

但是,如果當一個小孩處在未知且陌生的環境,內心正經驗著許多不安與恐懼,需要一位安心的信靠者,也需要一個緩和情緒的調節者,但這時,身旁的大人卻表現得比他更焦慮、更緊張,更慌亂,更像天塌了一般地毀滅感時,那麼,這個孩子也將會更加地不安、更加地驚慌。這時,或許他會轉而壓抑住自己的感受,好讓身旁的人不再這麼緊張、擔憂,或者不讓他人看出自己的不安與害怕,而瞬間漠然,及轉移話題。

所以,基本上,陪伴的過程,其實是一段協助人可以漸漸從不安到安心的過程,也是一個讓人感受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孤單」面對,沒人理會、沒人理解的過程。

/同哀傷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暴力

和朋友談話,朋友說起年少曾經的經歷。
朋友的經歷讓我想起我目睹的發生在我表妹身上的事。
那一天她和小朋友們玩得興高采烈,她媽將她喊回家,一踏入門,她媽二話不說籐鞭狂風掃落葉抽打。
我當時的震撼是,表妹的笑臉瞬間轉為痛哭慘叫。
剎那間。

很多年後,很多很多年後,我依然為表妹感覺冤枉。

我看見,小孩的創傷,並不需要甚麼天災人禍。
就是這些瑣瑣碎碎的,日常。
日積月累。

突然的發生,那裡頭的暴力。

多少小孩,在無形的暴力裡成長。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Where there is anger, there is always pain underneath / Eckhart Tolle

這也是延續篇。一行禪師說的,我的感受是,如果你沒面對及處理自己的憤怒,you are part of the wrongdoing by the way you live your life.

憤怒底下,是痛。
恐懼底下,充滿憤怒;憤怒底下,充滿哀傷;哀傷底下,充滿無力感。

當你對這個世界憤怒,我心裡的難過是,我感受哀傷。
是甚麼令你那麼痛,那麼哀傷?
我給你一個擁抱。

擁抱我自己的憤怒,哀傷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