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7日 星期日

認同

做輔導跑不掉的一定會問到對方的成長背景,絕大部份人被問起都會說童年不錯呀,幾開心呀!

是呢,小孩基本上都很懂得自娛。多糟糕的環境,長大後的小孩回頭看總都還記得童年那些快樂的時光。

可那不等於你的童年沒有缺失。

每一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創傷或缺失;並非嚴重扭曲的家庭才會給孩子帶來缺失,分別只在於創傷及缺失的等級(degree)。然後,在於個人的認同。

曾 經我對自己年幼的慘痛經歷多隔離,和朋友說起來都第三者 身份冷靜距離無比,甚至好笑絕頂。其中一個曾經談起笑倒地的:小時家境極為貧窮,那天母親要生火煮飯,發覺沒了火柴,一盒火柴五分錢,媽媽五分錢都沒,整間 屋子搜,搜出五個過時一分錢,讓小孩子我拿去對面雜貨店,盼望可以換盒火柴。人家不肯收呢!結果媽媽發了很大的脾氣。我的笑話是,當時我多麼天才,我和哥哥說,我們 來鑽木擊石取火,兩個小孩很認真地找了木枝和石子鑽木擊石,努力老久。

和朋友說起來,我總哈哈大笑。

後來懂得了感覺,接觸到自己內在的感覺,再回想,當時其實很淒涼。很悲哀。

不否認當時的淒涼激發我(和哥哥)的奮鬥與意志力,可不直到我認同自己當時感受的無奈無力悲哀,那年幼的我不被認同(acknowledged),不被看見。感受上,一直卡在那兒。

感受上,我和那當時的悲哀無力無奈隔離。和當時的自己,部份的自己隔離。

輔導關係裡曾遇見一位萬事俱備的年輕人,父母疼愛家境富有,表面看來他一切完好,可我看見他的極端不快樂,他內心裡的孤獨;當我對他說出,他說,從來沒有人這麼對他說,從來沒有人知道他孤獨。每一個人都告訴他他多麼幸運幸福好命,他不被允許自己內心裡的感受,不快樂、孤獨。

當我說出他的孤獨,他意外地,看著我,然後他說:「這給到我力量。」

認同的力量。

認同,是陪伴。認同自己內心的感受,是陪伴自己。認同他人的感受,是陪伴他人。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服從權威

人對自己很大的一個誤會是,我們總以為自己很有自主權。

六十年代Stanley Milgram做了一個心理試驗,試驗結果轟動全世界。

Migram 的出發點原為探討納粹黨對猶太人的集體屠殺,是怎麼發生的呢?所有納粹黨共享同樣的道德觀念,對猶太人一致鄙視厭惡嗎?

參與試驗的有學生(Learner), 教師(Teacher)和試驗者(Experimenter)。帽子抽簽誰做學生誰做教師,可裡頭的簽兩張都是「教師」,那扮演學生的其實是試驗裡的同謀(confederate),拿到簽便說自己角色是學生;意味,那來參與試驗的自願者(volunteer),那被做了手腳確定扮演教師角色的人並不知道整個實驗是一個佈局。(很不道德,現在不可以這麼做心理試驗了。當時沒法令管到這一點。)

教師被告知試驗的目的是看懲罰可否加強記憶。(欺騙,現在也不可以這麼進行心理試驗了。)

教師和學生隔離在不同房間,看不見對方,但可以聲音溝通。教師 唸一系列聯字(pair words)給學生聽,之後,他講一個字學生 答以另一個相聯的字,答對了繼續下一題,答錯了被電擊。電擊以十五伏特一單位加進,錯一題擊以十五伏特,兩題卅伏特,三題四十五伏特,去到最後,最高四 百五十伏特。

試驗開始前,教師都被安排略受十五伏特電擊,以體會箇中感受。

試驗進行中,教師看不見學生,但可以聽見對方(事先暗中安排好的)彈叫、痛叫、慘叫.....無聲無息。有許多教師試驗中途頗為不安,每一個人去到三百伏特都猶豫想停止試驗,可結果都持續下去。原因,旁邊的試驗者說:

1.請繼續(Please continue)。
2.這試驗要求你繼續(The experiment requires that you continue)。
3.你必須繼續(It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that you continue)。
4.你沒有選擇,你心須繼續(You have no other choice, you must go on)。

就這麼簡單扼要四句話,試驗者在教師猶豫時依序說道。

試驗前Milgram問了許多心理專家們,專家們認為只有約1.2%人會去到高伏特。

試驗結果出來,六十多巴仙人去到高伏特。

Milgram由這試驗裡的發現是,人對權威(這試驗裡的權威象微是「試驗者」)的服從。

報告出來後存活的許多納粹黨大表高興。原來,自己只是服從了權威,並不是甚麼惡魔。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啟示錄

講師曾經叫我們做一個練習,寫下自己的性情,分出那一部份是和爸爸一樣的,那一部份是和媽媽一樣的,然後,有甚麼是屬於自己,不像爸爸也不像媽媽的。

練習做出來,全班被嚇一跳。好可怕的答案!

我大吃一驚發覺:我是我爸爸和我媽媽!我沒有屬於自己的性情!

天大的打擊。自小看著父母打打鬧鬧,看著厭煩無比,看著爸爸,跟自己說我不要像他;看著媽媽,跟自己說我不要像她。一路成長,以為自己獨立特行,我是我。

突然發現我不是我,我是我爸爸和我媽媽。

經歷了一次生命的瓦解。我之前所以為的我自己原來不是我自己。

我是誰?我所排斥的我的父母,是我。我性情裡的倔強好勝,勤奮與放逸,克制與放仼,自我與犧牲,出世與入世,等等等等,不是我爸就是我媽。

突然看見。看見父母的性情,看見自己的性情。

那之後,邁出第一歩,開始認識自己,然後學習接受自己。同時學習接受父母。

同時學習原諒父母。原諒父母,是原諒我自己。

很漫長的路。路上看見許多對父母的氣怒與失望。

很年少的時候,以為父母把我帶來世間是因為愛。路上發覺,不,他們把我帶來,沒有讓我快樂,反諸多要求。我應該這樣,我不應該那樣──我一直被這麼告知。年少的時候,震驚發覺這點,對父母非常失望。

那練習之後,我重新再看父母。看著,看見自己的無奈,看見他們的無奈。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感想親密

一點感想。

最近生活裡經歷的許多事情,忽然讓我看見現代人的一個根本問題:不懂得親密關係。

不懂得溝通。和自己和他人。因此延生許多問題及不快樂。

許多人內心深處的空虛。不停地往外追求,填補那空洞。

怎麼是親密關係?一般觀念裡的親密關係便是兩個人一起吧?

往往,在一起的兩個人,或許多人,關係不是我們以為的親密。因為裡頭缺乏全然的信任。

我體會的親密關係裡有全然的信任。然後,沒有審判。

然後,最重要的,和自己有沒有親密關係。一定得由自己開始。

我覺得很多人和自己很隔離,不懂得自己,不懂得自己真正要的是甚麼,不懂得自己的感受是甚麼。

你有多認識自己?你對自己的感受有多體會?你對感受背後的感受有多體會?你愛自己嗎?真的愛自己嗎?懂得愛自己嗎?完全接受自己嗎?你尊敬自己嗎?聽見自己裡頭那審判谴責的聲音嗎?那是誰的聲音?你信任自己嗎?你有活出自己嗎?你內心深處要的是甚麼?你需要的是甚麼?你追求的是甚麼?

我的體會是,唯有先懂得和自己關係親密,全然信任,才能真正地和他人有親密及信任的關係。

先給予自己這樣的關係,親密關係才會進入你的生命,你才會體會得到那全然的信任及親密。你裡頭沒有的,你體會不到;即使它在了,你也看不見,因為體會不到。

如果我和自己有了親密關係,裡頭我是自在喜悅的,生活便已圓滿,基本上可以別無他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