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真正的修行

許多人處理負面情緒時,常採取壓抑或自欺的做法。我一再強調負面情緒不是錯,本身也不會讓人生病,而是由於我們的阻擋或壓抑,才使身體受到傷害而生病。所以,如果你真的生氣,就要接納自己的情緒,避免自我欺騙、假裝沒有生氣。真正的修行就是要直下承擔。

新時代理論如此看待“恨”:如果你不去管它,恨本身會回歸到愛。為什麼恨會回歸愛?其實,別人之所以恨你,是由於他對你有所期待,簡言之,是因為他還愛你。我在個人的修行路上,從來不懼怕恨,或認為“恨”是不對的。恨的存在,是在告訴我們要面對情緒,並從中獲得行動和溝通的力量。許多宗教和修行法門都告訴人們,不應起瞋恨心,應當寬恕他人。但人必須先接納、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後才可能做到寬恕,而不是一味壓抑負面情緒,勉強聽從教義勸誡,刻意寬恕或包容。唯有當我們面對真實的存在和感受,拋開自欺欺人的假相時,內心才會感到踏實,也才可能出現真正的慈悲和包容。

例如我的一個個案,一位女孩有人格障礙,常對家人惡言相向,有一次她跟鄰居發生衝突,內心非常憤恨不平,而她的母親卻道貌岸然地擺出說教的姿態,一味要求女兒寬恕他人,心存大愛。這位母親講的似乎很有道理,但做法只會更激怒病人。其實,她應當去了解女兒心中的委屈、表達自己的疼愛之情,因為女兒這時是在向母親討愛啊!當一個人有負面情緒時,唯有引導他認知自己的情緒才能助他化解心中的怨恨。若一味要求他無條件地寬恕和愛,只會造成反感,而不會產生任何正面作用。

人通過外在行為呈現的嫉妒或瞋恨等負面情緒,其實都不是人的本性。人性的本質是真善美。唯有當內在的慾望和存在達到一種和諧平靜的狀態時,人才會發現心的圓滿自在。這時,所有人性的負面物質,才能轉化併升華。因此,宗教的真正意義在於喚醒人內在的那份圓滿及豐富的大愛。當這些正面能量從心中湧出,我們才有動力幫助別人。

/許添盛

沒有留言: